logo


內科類

《溫疫論》(公元 1642 年)明.吳有性(又可)著。

二卷。闡述瘟疫係戾氣從口鼻而入,伏於募原,其邪在半表半裡之間,其傳變有九,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。

《溫熱論》(公元 1746 年?)清.葉桂(天士、香岩)著。

一卷。論溫熱病的證治。以“溫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傳心包”十二字為綱,以衛、氣、營、血四者辯證,闡述對風溫、濕熱等病證的治療,使治療急性熱病有了新的發展。

《溫病條辨》(公元 1798 年)清.吳瑭(鞠通)著。

六卷。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,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、闡述風溫、溫毒、暑溫、濕溫等病證的治療,條理分明。

《溫熱經緯》(公元 1852 年)清.王士雄(孟英)著。五卷。

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,以《內經》,張仲景等之說為經,以葉桂(天士)、薛生白、陳平伯、余師愚等之說為緯,辨別溫病的伏氣、外感、內容豐富。

《時病論》(公元 1882 年)清.雷豐(少逸)著。八卷。

闡述四時的“伏氣”、“新感”等急性熱病,立法清晰,為有關溫熱病重要著作之一。

《內外傷辨惑論》(公元 1231 年)金.李杲(東垣、明之)著。

二卷。辨外惑、內傷的區別。凡精神刺激、飲食不調等引起的疾病為內傷病,其治療著重於調理脾胃、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。

《脾胃論》(公元 1249 年)金.李杲(東垣、明之)著。

三卷。依據臨床實踐,結合醫學理論,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重要,提出“內傷脾胃,百病由生”的主張。

《十藥神書》(公元 1348 年)元.葛乾孫(可久)著。

一卷。主要介紹治肺癆的十個方劑。清.陳念祖在每個方劑後加按語,以說明方義。

《醫宗必讀》(公元 1637 年)明.李中梓(士材、念莪)著。

十卷。論醫埋、脈法、色診、本草,各種病證及方案等,是簡易的入門著作。

《證治匯補》(公元 1687 年)清.李用粹(修之、惺庵)著。

八卷。輯錄前人關於雜病證治,參附己見,匯訂而成。

《類證治裁》(公元 1839 年)清.林珮琴(羲桐)著。

採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家著作,對於溫病、報病、婦科、外科各證,述其原因,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。

《醫醇賸義》(公元 1863 年)清.費伯雄(晉卿)著。

四卷。論述脈法、外感、雜病。每述一證,次列自製方,後附成方。費氏自製方較為平正。

《血證論》(公元 1885 年)清.唐宗海(容川)著。

八卷。闡述氣血關係,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,極有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