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
 

《五》丹溪學派:以元朝朱丹溪為代表,特點為擅用滋陰藥。

金元四大名醫之一,朱丹溪所創,主張滋陰“陽常有余,陰常不足”,主張滋陰降火。他是南方人,南方人身體柔弱好食者多,所以用清滋之品。

丹溪學術思想以養陰為主題,於氣、血、痰、郁、火諸證的治療亦多發揮,每被後世奉為圭臬。丹溪學派的形成和發展,對其後的醫學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所倡“相火論”成為後來溫補學派諸家論命門之火的理論依據。溫病學派諸家所採用的養陰、救液、填精諸法的確立亦受丹溪滋陰理論的影響。 

代表人物

朱震亨(創始人),元著名醫家,他認為腎精不足,相火易亢,是人體發病的關鍵,故尤重相火為病,大倡“陽有餘陰不足論”,治療強調滋陰降火,而開後世滋陰法之先河,並擅長氣、血、痰、鬱等雜病的論治,是河間之學傳至震亨已漸變矣。傳朱震亨學說的門人,主要有趙道震、趙良仁、戴垚、戴思恭、王履、劉叔淵、劉純等,最有成就者,當推戴思恭、王履。

朱震亨

盧和(14-15世紀時期),字廉夫,東陽盧宅人,明醫家,著有《丹溪篡要》、《食物本草》、《儒門本草》等傳世著作。

趙道震,《定遠縣誌》云:“凡軒岐以下諸書,靡不精究。受學丹溪,所造益深。洪武己巳,徙籍定遠,活人頗多,未嘗言利”。可惜他的著作《傷寒類證》未見有傳本,其學術思想難以測知。

趙良仁,《蘇州府志》云:“少試吏憲司,即棄去,從丹溪朱彥修學醫,治療多有奇效,名震浙東西。所著《醫學宗旨》《金匱方衍義》並《丹溪藥要》等書”。《醫學宗旨》《丹溪藥要》兩書均未見,《金匱方衍義》亦未能詳刊,至康熙朝經周揚俊補注,名為《金匱玉函經二注》之後,始有傳本。

戴垚,以母病死于庸醫之手而棄儒從醫,率子戴思恭徒步至義烏,受業于朱震亨,“當時遊丹溪之門者,弟子頗多,惟元禮父子最得其傳”。(《歷代名醫列傳》)

戴思恭,明醫家。丹溪之得意高足,著有《推求師意》《證治要訣》等書,暢發其師的“陽有餘陰不足論”及論治雜病的心法,他所提出的氣血盛衰論,發展了丹溪乃至河間研究火熱的學術思想,對後來汪機的學術觀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。

戴思恭

王履,明醫家。《明史列朝詩集》載:“精醫藥,從金華朱彥修遊,盡得其傳。”著有《醫經溯洄集》等書。其學一本丹溪“起度量,立規矩,稱權衡,必也《素》《難》諸經”之說,於《內經》《難經》理論多有獨到見解,並倡傷寒溫暑為治不同論,充實河間火熱論的觀點。

劉叔淵,明醫家。其子劉純(字宗厚)著《醫經小學》序云:“昔丹溪朱先生以醫鳴江左,家君親從之遊,領其心授。純生晚學陋,承親之訓有年矣。”惜劉叔淵之學不傳,惟從劉純著作中見之。劉純之作尚有《玉機微義》一書。

汪機,明醫家。著有《石山醫案》等,其學源于朱震亨,並受到戴思恭的影響。但倡衛有餘營不足論,謂衛有餘而不待于補,營不足則以參、芪補之,實與朱震亨瀉火養陰之旨面目全非。

  王綸,明醫家。明代浙江慈溪人,著有《明醫雜著》一書

王履

其傳丹溪之學,強調補陰,尤對丹溪論治雜病的心法,體會深刻。強調“氣、血、痰三病,多有兼鬱者,有鬱久而生病,或久病而生鬱,或誤藥雜亂而成鬱”。(《明醫雜著。醫論》)

虞摶,明醫家。明代浙江義烏人。其曾叔祖虞誠齋“與丹溪生同世,居同鄉,於是獲沾親炙之化,亦以其術鳴於世”。遂世代相傳,皆以丹溪為宗,其亦“承祖父之家學,私淑丹溪之遺風”,(《醫學正傳。序》)對丹溪雜病心法理解較深,在所著《醫學正傳》的各個病證裡,都列有“丹溪要語”、“丹溪心法”、“丹溪活套”等內容,此外,對丹溪的“陽有餘陰不足論”,亦獨具心得。

徐彥純,明醫家。楊士奇序《玉機微義》,謂其私淑朱彥修,著有《本草發揮》,又著《醫學折衷》,言雜病證治,多采劉完素、張從正、朱震亨等諸家之說,經劉純續編後,更名為《玉機微義》。